提起中学化学老师,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不同的形象。本期文章的头图选用的剧照截图是一个线索:元素符号Br,是溴(Bromine),原子序数35;元素符号Ba,是钡(Barium),原子序数56。Br和Ba也分别是Breaking和Bad这两个词的头两个字母。2008年,由American Movie Classics (AMC)发行的剧集Breaking Bad引起轰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该剧观众都认识了作为主角的中学化学老师Walter White.
美剧Breaking Bad片头截图
大多数人的化学学习应该都是从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开始的,当看到这些元素符号,是否已经唤起了你关于中学化学和中学化学老师的一些回忆?当然,以上只是引子,本期文章要介绍的主人公除了与Walter White共享“中学化学老师”和“化学天才”这些标签外,更无任何其他相似之处。她,就是北京市朝阳区凯文学校精品素质高中项目化学学科首席教师、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杨晓琳。
凯文人物
人物简历:
杨晓琳 北京市朝阳区凯文学校化学学科首席教师、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杨老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专业,是北京市化学特级教师、化学正高级教师、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化学教研组组长、北京市教育考试院高考评价化学组组长、北京化学会“中学生化学竞赛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题远程培训课程主持专家、北京市中小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特聘专家、北京市教委“翱翔计划”优秀指导教师、首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化学学科)特聘指导教师、北京市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和东城区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01
化学高材生,
学弟学妹们仰慕的“传说”
在见到杨晓琳老师之前,我们已经对她的“学霸”人设多有耳闻。从小,杨晓琳便是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15岁那年,杨晓琳以东城区中考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京二中。3年后,她又因优异的表现,被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堪称“逆天”的表现,让杨晓琳成了学弟学妹们仰慕的“传说”。
在大学,杨晓琳依然不改“学霸”本色,时常流连于图书馆与自习室,生活充实无比。毕业时,面对多所中学抛来的橄榄枝,她没有犹豫,选择回到曾奋战三年的母校任教。自那时起,她在北京二中一待就超过了30年,并逐渐成长为京城最好的中学化学老师之一。
对于化学学科的天分、热爱、努力和积累,让杨晓琳在教育生涯中获誉颇丰:做过20多年班主任,曾获得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称号;做过17年化学教研组组长,自2011年起,连续11年担纲北京市高考试题评价组专家,其中3年为化学组组长;2017年,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2018年,被聘为教育部“国培计划”远程培训主持专家;主持或参与国家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5个,30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然而,杨晓琳并不自满,始终在更新迭代自己。她利用各种机会向专家同行请教,积极参加北大教师研修班等各种培训,还修完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研究生课程,取得结业证书。“心怀大格局,做好小事情”一直是她信奉的座右铭。杨晓琳认为,教师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体系,敏感地把握最前沿的学术科研成果,进而激发更精妙的教学思路,使自己更充实、更丰富,能够厚积而薄发。
02
桃李满天下,
以好奇心驱动化学教学
在从事化学教学30余年的时间里,杨晓琳完成了8轮完整的教学任务,教过的学生逾千人。其中,近一半学生被清华、北大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录取,绝大部分学生都考取了双一流名校,并在各领域崭露锋芒。杨晓琳说,“当年,我的梦想,曾被老先生们的爱高高托起;而今,我愿意用自己的爱,让广大学子青春绽放,扬帆远航。”
学生时代,学校丰富的课外活动令杨晓琳着迷。她参加过生物、语文以及化学兴趣小组。通过课外拓展性实验,她初步领略到了化学之美。但她更感兴趣、印象更深的,其实是物理课。时隔30多年,她依然记得当年老师讲过的“大锤小锤理论”,那让她悟到了一个道理:做事情要掌握好分寸和节奏。
回到曾就读过的中学任教,杨晓琳结合自身学生时代的成长经历,注重培养学生们对于学科的兴趣。在她的影响下,学生们总能学海无涯“乐”作舟,努力在充实、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下宽厚、善良、乐观、进取等足以影响一生的秉性。
杨晓琳特别钟爱庄子的名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引申至化学学科,即是体会自然之美的由内而外,赞叹自然万物的普遍联系、和谐共生,怀着好奇、美妙之心,原化学天地之美而达世界万物之理。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似乎老生常谈,但绝非轻易可以做到。杨晓琳认为,时代在发展,学生多个性,应注重将知识能力、科学素养进行外显化的教育,创新教学手段,增加知识传递的密度,拓宽知识的广度,进而改善知识结构,创造轻松的师生对话环境。
对学生,杨晓琳总是鼓励他们多元发展,而不是成为流水线产出的标准品。“(教师应该)使自己从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引领学生去体会化学这门将宏观低速和微观高速连接起来的学科的神奇。”也正是基于此,杨晓琳提出“好奇心”驱动模式,即以“好奇心”为原动力,结合问题驱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在亲手实践中养成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杨晓琳善于用妙语连珠的生动譬喻,让枯燥的元素周期率和化学公式变得形象、有趣。她不仅有着思维严谨的循循善诱,更善于帮孩子们打开视野,与化学建立感情。她的课总让学生们心驰神往,浮想联翩,不少学生从此爱上化学,屡屡在竞赛中斩获大奖。也因此,她十数次受到中国化学会、北京市化学会等单位的表彰,并被聘为北京化学竞赛委员会委员。
多年如一日,杨晓琳始终享受这种授人以渔、渡人渡己的状态,热爱这个做“人梯”的事业。她相信:成长是学生的第一需要,也是家庭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中学教育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凡是能帮助学生成长的事,老师都要尽力做好。
03
教学传帮带,
与教师团队一起成长
杨晓琳言传身教、熏陶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教师。她十分愿意做好对年轻老师的“传帮带”工作,乐于与他们共同成长。作为教研组长,她和同事们一道,积极投身课改,推出示范课、研究课上百节,共获得国家级奖励23个,市级奖励76个。
朝阳凯文学校精品素质高中项目设置了三个中心,分别是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和课程发展中心。在这里,杨晓琳的角色既是化学首席教师,又是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谈到想要传递给同仁们的信息,杨晓琳进一步介绍了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
以教书为乐的她,经常在网上教学,对当下兴起的AI也充满期待,但她仍坚信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老师与学生才是离不开彼此的共生体。共情感知、求索释解和审美的快乐,是教与学的魅力,也是她三十多年教书生涯中孜孜不倦地追求希望达到的境界。她常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做一份有价值的工作、特别是能影响人一生的工作,是她最知足、最开心和最骄傲自豪的事,“点燃自己、温暖他人、照亮世界”是她奉为一生的座右铭。
她是老师,但常常不是说教,而愿平等对话、启迪开智,从学化学到做人做事;她是化学老师,不太以考分为教学目标,但她的学生总也不用太担心考试成绩,她从不把学生的思想禁锢在分子原子层面,而善于由微观粒子拓展到宇宙万物,让孩子的思维天马行空、自主自觉探索万物之理;她简捷通达,相信“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从做学问到教书、带团队、做人做事,始终认为简捷为美、为万物之理,探索规律、把握实质、简单快乐是她工作生活的标签;她不太认同“逆袭”,而更相信水到渠成,她认为孩子有共同的秉性,但每个也都是独特的,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的教育都不能千篇一律、急于求成,所以她极力倡导差异化、个性化培养,尤其是所谓的“差生”,也总能找到最适合的方式,希望学校、家庭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耐心陪伴、静待花开。
上周,精品素质高中举办了自项目发布以来的首次家长见面会。一支精英教师团队首次在家长们面前亮相。他们均来自北京市及全国顶级示范高中,其中6个学科由正高级教师领衔,3个学科为特级教师引领的省市级骨干教师组成,平均教龄24年,4位班主任平均教龄16年。
5月9日,精品素质高中举办首次家长见面会。
杨晓琳很喜欢这支有经验、有业绩、有情怀、有担当的精干团队。“我们的老师们教学经验都非常丰富,更重要的是,他们关爱学生并且富有创意”,杨晓琳说,“在教师发展中心,我们将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师发展计划、高质量的教学学术项目和丰富的教学研讨活动,共同进步和提高。我会带着对化学和学生的挚爱,与其他老师一起,在凯文再创辉煌,让每个孩子实现梦想,成为最好的自己。”
5月20日(本周六)上午,杨晓琳老师将与教师代表们一起参加普高信息分享会,欢迎您莅临朝阳凯文学校,深入了解精品素质高中培养目标、教学管理模式与学习方式、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育人特色,并与精品素质高中项目教学和管理团队现场互动。请扫描下方图片中的二维码进行预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