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凯文教育集团产教融合战略迎来里程碑时刻。公司与全国多所院校联合共建的产业学院正式开启2025学年教学工作,多所学院的新生报到率实现重要突破。
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市场对凯文职教业务发展的认可,也标志着公司在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公司运营的产业学院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战略性新兴领域,专业设置契合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需求。产业学院不仅对接当前产业需求,更前瞻性地布局未来3-5年产业发展方向,确保人才培养的先进性和引领性。
一、新生报到
精准对接新质生产力,培养新兴产业急需人才
自8月底开始,多所产业学院已陆续开展2025级新生报到工作。多所学院的报到率超过95%,不少院校更是达到97%以上。
在专业上,贴合新质生产力需求的人工智能应用、软件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表现亮眼,部分专业实现100%报到的好成绩;计算机应用、物联网等技术类专业报到率普遍超过97%,足见学生与家长对学院培养模式和教学质量的信任。
如今在各院校与公司运营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本届新生报到工作实现精细化组织、规范化运作。从信息核验到物资分发,各环节衔接顺畅、高效有序,确保新生平稳、顺利地融入校园。
1、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科信创产业学院
9月14日,海科信创产业学院的报到区被精心布置,清晰的专业指引牌、分装整齐的入学资料袋、老师们的贴心服务和笑脸都让初秋多了几分暖意。当天,2025级新生如期而至,顺利注册报到,开启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金融科技应用专业的学业。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李海平、党政办公室主任张成强、信息商务学院书记朱英华、信息商务学院院长赵红艳、信息商务学院副院长许涛、信息商务学院副院长宋济明、信息商务学院副书记王晓辉一行亲临现场,确保新生报到有序进行。
学院的核心专业紧密对接前沿产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侧重机器学习与智能系统开发,旨在为各领域输送智能人才;大数据与金融科技专业则融合数据分析、区块链与金融业务,培养能胜任数字金融的复合型人才。
2、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海科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对海科人工智能产业学院2025级新生来说,他们的入学季多了一份惊喜。9月4日,海科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公共实训基地竣工暨启用仪式圆满举行,未来会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实训平台。9月15日,新生们带着这份期待到校报到,即将开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学习。
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宋宁、校长王家敏、党委副书记马云鹏、党委委员副院长赵长珂、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林、招生就业与校企合作处副处长李亚洲、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刘安、副书记李伟等一行来到现场,保障新生报到有序进行。
无论是人工智能技术还是物联网应用,学生都可以在实训中探索,了解智能算法的实际应用、机器学习、智能系统开发等核心技术,在软件和硬件的合力托举下,新生们将成为未来智能领域的人才。
3、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凯文新迈尔数字艺术学院
9月10日,凯文新迈尔数字艺术学院迎来了2025级首批新生,他们带着对数字艺术的热爱,选择了软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工业设计专业。
学校党委书记张硕秋,董事长、校长聂淼,执行校长张维浩,党委委员、副校长魏广等领导及教职员工在现场欢迎新生的到来,使入学报到顺利且专业的开展。
学院不止关注技术,更注重艺术审美。虚拟现实专业的学习,既要掌握VR开发技能,也要学会数字建模;全媒体广告策划专业,则要在技术工具之外,深耕艺术创意与传播逻辑。这种跨界培养让学院成为数字文创领域的“人才摇篮”。
4、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技术产业学院
9月11日至12日,现代技术产业学院的报到区温馨满满。教职员工精心布置的场地、清晰的专业指引,帮助新生快速融入校园。他们将在此攻读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动漫制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专业,探索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报到现场,学院院长赵竞、书记郑捷、项目负责人刘波一行统筹监督,确保新生报到有序进行。并且,赵竞院长还为新生们带来迎新讲话,为他们的大学生活指明方向。
5、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技术产业学院
9月6日至7日,智能技术产业学院的2025级新生们带着憧憬而来,他们将在这里探索以智能技术赋能交通领域等未来命题。
校党委书记周敏一行亲临报到现场,确保从引导新生入住宿舍,到讲解专业培养方案的每一个细节都顺利有序进行。
学院聚焦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物联网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打造与产业紧密联系的课程与培养模式,让学生“入学有方向,毕业有出路”。
6、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数智经济学院 & 信息工程学院
9月1日,数智经济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2025级新生的报到工作顺利开展,他们将开启在物流工程技术、智能物流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4个专业的学习和探索。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应露晨、党委委员、校行政负责人李盛艳、数智经济学院副院长韩珍妮一行来到现场,为新生报到保驾护航。
不同于传统物流专业,这里的课程更聚焦智能化,学生不仅会学习仓储管理基础,还将深入智能物流设备操作、区块链等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以应对物流企业的“智慧升级”需求,成为衔接传统物流与现代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7、郴州思科职业学院:海科数智产业学院
8月31日,海科数智产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2025级新生顺利报到。老师们精心布置了报到现场并备好消暑饮品,给学生和家长一个舒适、贴心的报到体验。这份“有温度”的服务让新生对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
校长曾亚一行来到现场统筹报到工作,工作人员全程协助信息核验、行李搬运等事项,让新生和家长倍感贴心。在专业设置上,学院聚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扎实培育学生基础技术能力,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靠人才。
每个产业学院虽各具特色,却始终秉持共同的初心:让每一位新生都能在专业学习中找到方向,在实践探索中拥抱未来。与此同时,还有更多学院仍在全力以赴推进迎新工作。
二、育人成效
毕业生就业成绩亮眼,22届就业率高达92%
目前,各学院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从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中就可见一斑。2022届产业学院毕业生整体就业率高达95%,超越全国平均水平。
学院各专业的设置和学习方向均紧扣产业导向,使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入职后得以快速适应岗位要求,短期内成长为技术骨干或核心成员,做到“所学即所用”。
这一成效得益于公司所推行的创新培养模式。通过实训基地实境教学、校企协同等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前沿技术、与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链接。
产业学院学生前往北京用友、凤凰数字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参观交流
目前,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建成多个高标准、专业化的实训基地,均配备高水平软硬件设施,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
产业学院学生在实训基地参加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视野
以最新启用的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海科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公共实训基地为例:
该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考虑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特点,围绕产业变化大、专业分工细、知识跨学科、技术迭代快等社会刚需难题,打造“资源整合,多维适配”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地于2025年9月4日正式投入使用,将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两大专业群提供实践教学支持。
这些创新培养模式不仅可以将“第一课堂”的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有机结合,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在引入灵活的学习机制后,学生还可根据企业需求动态调整学习进程,实现“学习中实践、实践中深化”的良性循环。
三、未来展望
发挥企业优势,树立产教融合新标杆
产业学院运营成效显著,源于多年来围绕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所构建的核心优势。这些优势不仅是当前成果的重要支撑,更是未来持续推动产教融合提质升级的关键动力:
随着产教融合业务的持续深化,公司将进一步扩大产业学院布局,创新合作模式,打造更加开放、共享的人才培养生态,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我们也将分享更多产教融合创新实践与成果。
未来,凯文教育将继续紧跟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深化与高校、企业的协同合作,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更多产业学院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输送更多中坚力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