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凯文
集团简介
凯文理念
管理团队
凯文荣誉
凯文生态
海淀凯文
朝阳凯文
凯文艺术
凯文体育
凯文睿信
职业教育
招生
海淀凯文
朝阳凯文
凯文艺术
凯文体育
凯文睿信
党建工作
支部建设
党员风采
投资者关系
基本信息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研究报告
联系方式
新闻与活动
加入凯文
工作在凯文
凯文故事
工作机会
       
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凯文头条 | 访上海凯文总经理、总校长董俊平:以改革者姿态,打造高品质现代教育示范园区

凯文头条 | 访上海凯文总经理、总校长董俊平:以改革者姿态,打造高品质现代教育示范园区

发布时间:2023-11-17 | 浏览次数:1,365 次浏览

内容摘要:

 

近日,上海凯文教育园总经理、总校长董俊平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今年8月,董俊平接过带领上海凯文教育园实现跨越发展的接力棒,开始担任园区总经理、总校长一职。在采访中,董俊平表示:两个月来,在前期大量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园区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思路和要点基本形成。

 

董俊平在采访中谈到,将以改革者的姿态,带领园区突破发展瓶颈,打造适合时代需求的课程设置方案、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需求的教育团队,在尊重和适应民办教育发展规律和独特属性的基础上,使园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董俊平还表示,已通过对接名校、名师、政府、企业等资源平台,助力园区实现特色培养目标。通过升级迭代园区管理、物业服务等举措,为园区朝着高品质现代教育示范园区大步迈进保驾护航。

 

 

受访人介绍:

 

 

董俊平在教育产业和产业教育领域拥有深厚资历,具备大型国际化科教产业园区投运经验,丰富的国际化双语学校0-1创建和成功运营管理经验,以及创建和托管运营民办高等院校职业经历。是上海最早一批国际课程引进者和国际学校的开拓、实践者,也是长三角地区最早一批创办民办高校和国际职业院校合作项目的实践者。

 

董俊平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硕士、教育领导与管理学博士,是上海市第三期名校长(师从上海市教育功臣仇忠海、徐红)、上海市公派美国加州访问学者、加州核桃谷学区“影子校长”、上海市优秀青年校长。曾任上海交大教育集团执行总裁、全球集团校(包括海外校区)总校长,上海新南洋股份有限公司国际教育事业部总裁,泰禾集团总裁助理、教育集团总裁,宏立城集团副总裁、宏立城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等职务。

 

 

以下文字整理自对于董俊平校长的采访,采访人用“KWA”指代。

 

KWA:董校长您好,可否谈一下吸引您加入上海凯文教育园的原因?

 

董俊平: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对于凯文教育,我可能是个“新面孔”,但是对于上海凯文教育园,我则是个“老员工”。在上海交大教育集团的时候,现在的凯文教育园,也就是之前的帕丁顿教育园,是我一手参与创办的。作为上海奉贤第一个现代示范教育园区,2014年到2018年,园区学校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民办学校,发展成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双语学校。从品质一般的学校,发展成教育质量奉贤区名列前茅的学校。从单体学校,发展成为1.5至25岁年龄段学生提供完整教育的园区。这是第一个、情怀方面的原因。

 

第二,凯文教育的品牌吸引了我。凯文教育以国际化学校运营为主业,以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为重点发展方向,背靠海国投集团,拥有国资系统的雄厚实力。巧合的是,我自己是A股第一支教育股新南洋的创立参与者和受益者之一。我认为在凯文教育的平台上,只要管理者方针正确、团队配合得当,上海凯文教育园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自身专业能力可以胜任园区发展的需要。离开上海交大教育集团之后,我的工作重点围绕着创新教育和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之前,我在钱学森科学学校的品牌前期筹划、课程开发、体系构建、名师选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需要一个平台落实新教育,也就是以科学教育为主要特色的一套核心课程体系。

 

天时地利人和,让我做出了加入凯文教育的选择。简言之,一片情怀的土壤、一个有无限可能的平台和一套创新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综合起来,符合我的教育理想。三者融合,很可能会创立中国创新教育新的实践样板。

 

蓝天白云下的上海凯文教育园。

 

KWA:从8月份得到凯文教育的任命,到10月份在园区全体职工大会上,您代表集团对园区23-24学年的发展目标作部署宣讲,两个月的时间中,您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董俊平:这期间我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调研园区实际的情况。二是全面梳理园区从2014年到2023年的发展脉络,处理好继承好发展的关系。三是全面倾听管理者和老师们的心声:希望学校往哪里发展、希望学校成为什么样的学校。

 

在此基础上,我与各个管理层成员进行了充分沟通和讨论,形成了三年的行动方案总体思路和重点,确立了今年整个学年工作的要点并在园区进行宣贯,得到了绝大多数教职员工的认同。

 

 

KWA:在制定行动方案和工作重点的过程中,您把自己定位为改良者还是改革者?

 

董俊平:我自认为一直处于改革者的状态。如果我不是改革者,也就没必要回到园区。为什么改良解决不了园区未来发展的问题?是因为园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要突破瓶颈就要改革,包括改革不适合时代需求的课程设置,和改革不能胜任新时期教学的岗位。

 

而且,率先改革是符合民办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民办教育有其独特的属性,要先有社会效益后有经济效益,但是要看到,经济效益仍然是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能有效解决特色发展的管理问题、品牌高效的经营问题,一所民办学校就会难以为继。所以不改革创新,学校就无从发展,甚至会出现生存危机。

 

 

KWA:在三年行动方案中,您如何定位上海凯文教育园的特色?

 

董俊平:2018年,我因升任交大教育集团总裁、总校长离开这里的时候,学校建设了完备的课程目标和双语课程体系。比较遗憾的是,在过去五年当中,叠加疫情和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等诸多原因,学校落实双语教育的特点不明显。我们仍然是个优秀的民办学校,但还不是国际化特色突出的、能为家长提供丰富选择的、高端的国际化学校。

 

我们要聚焦“具有民族情怀、现代技能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的培养目标,坚持“中西合璧、个性多元”的课程建设理念,打造“双语引领、科技见长、个性培育、多元成才”的办学特色,培养“健康底色+精英气质”的博华学子。

 

从课程目标来说,我们要清晰,所打造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学校、家长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学校。家长需要有别于公办学校、能够提供个性化选择的学校。如果不能回答好这个问题,一旦公办学校或者同类民办学校的实力再加强,就会挤压我们的生存空间,这是个严重的问题。

 

课程体系不能成为人才培养的障碍。在行动方案中,我们明确要重新建设从幼儿园贯穿大学预科的双语学部。双语学部要统筹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双语课程体系的研发和建设。二是学校的整体外事工作,包括优质的外教师资的导入、管理和评估,形成体系。三是国际交流和海外名校交流共建工作畅通。四是要打通本部学生多元化选择国际课程的需求,毕业后拿到国内国际两张录取通知书,具备选择的能力,这也是双语学部的根本功能。

 

董俊平总校长与新西兰Talent International Institute首席执行官Qaiser Rashid一行进行合作交流。

 

现有的国际高中将并入双语学部管理,通过聘请专业的领导班子,在延续现有国内课程和国际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A-level 、AP和东南亚、日本留学方向的课程,将其融入国际课程体系。概括来说,就是承认差异、多元升学、个性发展。

 

我始终认为,该做的事情,只要是正确的,不管是多么麻烦,都要去面对。我们要做的是回归初心,打造长线条、高质量、独具特色的学校。

 

 

KWA:为了实现园区发展的特色目标,您认为有哪些可以借力的资源?

 

董俊平:一是高等院校资源。目前我们正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洽谈接触,计划将其科学课程体系融入学校的科学创新课程体系。培养顶尖人才,需要这些资源的衔接。另外,在落实海外名校与高中的衔接方面,我们也在与筹建某世界一流的、以通识博雅教育为特色的大学中国校区的班底在接洽当中。

 

二是更多优质的师资资源。这段时间,我接触了31位正高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9位特级校长,以打造最核心的人力资源班底。也在寻找和摸排最适合学校发展的、可以培养的后备干部。我们在园区内做了一个“双明工程”,由名校长和名教师带教,来培养学校“明天的校长”和“明天的名师”,全方位调动、提升老师们的积极性。我自己是上海市三级名校长,大部分的同学也在名校长的位置上,所以具有一定的师资资源优势。

 

三是同类名校的资源。我已经带着园区投资人和领导班子开始了第一轮的名校参访。首先参访同类民办学校中的优秀者、公办学校的佼佼者,开拓视野向同伴们学习。我们去看过中国第二所科技创新学校——杭州市钱学森学校,正计划去中科院托管的、位于温州的八所学校和威雅公学等国际化学校参观学习。让投资者、管理者、教育教学者知道优秀学校的标准,从而构建学校新的发展目标,新的发展体系,让所有人、让整支队伍跟得上。

 

董俊平总校长在钱学森公益基金会成立大会发言,积极推动上海博华双语学校申报成为上海第一所钱学森科学学校。

 

园区理事王丹花、董俊平参访杭州市钱学森学校。

 

董俊平总校长带领管理团队参访临港世外学校。

 

四是我们正在构建奉贤区家长学校公益中心,面向家长社群,提供20门优质公益讲座,发出我们的声音。不断告诉家长什么样的学校是你要选择的,为什么我们学校是你最优的选择。12月份,这些公益课程就会全面推出,并将常年持续稳定推出内容。我们已和上海市教委、奉贤区、奉浦街道,三级联动,对公益讲座上政府免费公益平台进行宣传,让奉贤二十几万中小学生及家长能看得到我们,并通过这些公益讲座彰显我们的不同。

 

我还动员交大的“关系网络”,招募了60位交大博士后,带着他们最新的项目,做我们学校的科技辅导员和志愿者,形成以科学教育为突破口的资源库。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带着学生们走进交大实验室、训练中心这些国家级大学实验室和平台。面向高中生,开辟研究课程,辅导学校的科学教育。交大最近的校区距离我们22分钟车程,非常方便。目前这些都在落实中,本学期末之前,首批科技辅导员将会进入学校。

 

所以建设一个好学校,要充分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间的融合关系,不能关起门来办学。

 

 

KWA:园区有您作为总校长,也有吴校和吕校作为校长和副校长,其中的分工或者说管理模式是什么样的?

 

董俊平:园区采用分布式、扁平化管理。园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重新升级架构,完成从校区升级为园区的使命。园区作为提供统一品牌、统一人力资源配置、统一物业服务供给的平台,为各个学部和独立法人创设一种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资源互通的办学办公环境。通过大大降低各个独立法人的办学成本,提高了互融互通能力。这是从校区升级为园区的根本,也是提高园区管理效率的重中之重。目前升级的基本面已经完成,大家很高兴,都尝到了从校区到园区的甜头。

 

吴校及园区所有独立法人单位、各个学部的校长更多承担执行校长的管理角色:贯彻园区总校长制定的经营管理考核目标、创造性地执行这个目标。他们不需要操心物业后勤,这样可以集中精力在教育教学。

 

董俊平总校长为吴宝贵校长颁发聘书。

 

分公司园区层面则主要承担把握园区发展方向、考核机制构建、资源重整和课程研发等,比如双语学部核心课程的研发。核心CPU掌握在园区手里,效能铺排到各个办学单元。另外园区层面要做统一品牌管理,招生市场由园区总校长室进行调度,最大限度统一市场的规范性,从而有利于宣传我们的特色,传递给市场高度一致和统一的印象。目前已经成立了单独的品牌中心,建设了园区统一对外宣传的口径,对所有外宣、VI设计统一规划管理。

 

 

KWA:提到市场招生,在三年行动方案中,对园区的招生目标是如何规划的?

 

董俊平:幼儿园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创新服务,理想状态:小一到高三年级在现有基础上增加40个教学班。其中,幼儿园探索提供全日托、半日托、小时托、双休日托的多样化托育服务。小学增加由名师授课的创新实验班,初中和高中形成更为多元的升学路径。

 

为了支撑这样的目标,我们已经开始了全学科的招聘,储备教师人才库。对于中层以上人才的引进,我们也采用和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的形式。

 

周边学校“群雄四起”,如果不在教学服务上提质创新,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教育教学团队,我们就会在面对暴风骤雨式的变革和来自行业同类学校的竞争时束手无策。

 

 

KWA:除了总校长的身份,您还是园区的总经理,教育教学之外的重点工作都有哪些?

 

董俊平:在园区经营层面上,做了大量的、面向闲置物业的招商工作。几个招商项目已经形成立项报告,争取近期能签约立项,这样逐步盘活12000平方米的资产,为园区实现稳健收益创设实际的条件。

 

针对园区硬件的升级迭代与投资方进行了深入沟通。投资方同意追加投资,以全面优化园区和学校的硬件。春节后相关工程也将开工。

 

此外,为了充分利用园区的剧场和体育馆资源,我们计划采用社会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来打理。通过场馆的专业化运营,以确保园区学校的正常使用。相关升级还涉及住宿和餐饮等。园区就是要提供最一流的物业服务和生活服务,来为师生员工服务,为人才服务。

 

园区游泳馆、击剑馆和综合体育馆。

 

 

KWA:在您的履历上,对于职教领域产教融合也有丰富的经验,未来园区是否会做相关业务的拓展?

 

董俊平:职业教育是上海分公司园区的重点之一,之前,我与集团职教板块负责人管总也有过讨论。我们在推进审批国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充分利用上海交大的资源,将三个模块的培训内容放进来,其中有两个明星项目,一个民生项目,可以简称为“二加一”。

 

明星项目其一,是算法工程师培训,为人工智能领域培养高端算法工程师人才。其二,是航空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维修专业人才,为通用航空器发动机和电动汽车维修保障提供专业人才服务。

 

民生项目指的是家政服务业,叫做“英式管家”,为核心城市家政服务业提供顶端人才,如家政、医工、护工、护理、宠物驯养师等城市急缺的岗位。据相关数据,目前全国高端家政人才缺口达3000多万,上海市的缺口约300万人,而目前市场供给不足5万人,无法满足相关需求。

 

园区董俊平总经理与来访上海的德国前总理克里斯蒂安·武尔夫(Christian Wilhelm Walter Wulff)座谈,积极推动中德数字工程师项目落户园区。

 

 

KWA:您来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已经有了对园区宏观又清晰的规划。在投身园区工作的时候,您如何平衡园区这个“大家” 和自己的“小家”?

 

董俊平:很好平衡,因为孩子的教育和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我们自己小孩的教育比较轻松。我带着儿子住在园区附近,儿子就在博华读小学。我爱人在闵行区交大附中工作,女儿在妈妈工作的学校读初中。他们姐弟两个都是在博华读完的幼儿园。

 

我和同事们说过,如果我把小孩放在其他学校读书,就是“打了自己的脸”。我和孩子也有个约定,三年之后,会让他为他就读的博华学校骄傲。对于开设创新实验班,我也表过态,只要有一个学生选,这个班就会开班,因为我很有信心起码我儿子会选。儿子每天都在问,你说的创新实验班什么时候开学?他认为他能够应对更有挑战的课程,而现在多少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他会问,这个我学会了,还能不能有别的?所以,我们承认差异,提供选择,是绝对没有错误的。作为校长,我要先对创新实验班保持信心,如果我们自己的管理者和教师都不认可的话,那么这个项目也无需再搞了。

 

 

KWA:您对孩子们和家长们有哪些期望和寄语呢?如果送给家长们一句话,您想对大家说什么?

 

董俊平:不要落后这个时代。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家长要与时俱进,第二是尽量带着孩子能领先一步。将来无论在什么时空的竞争环境都会获得优势。2014年,我刚到这里不久,就在学校门口挂起一个横幅,“教育服务,再造师生价值”。用我们的服务,让每一个老师得到价值的提升,同时让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得到价值的提升,这就是上海凯文提供的优质教育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理由。

 

 

KWA:最后一个问题:您认为现在的二次“创业”,与当年相比,有什么不同?

 

董俊平:当年创校时,我们没有现在的条件,但也是一条路自己蹚出来。现在我们依然面临新的挑战,也有新的机遇,甚至我认为现在的机遇很大。当“双减”之后,市场上的机构不复之前的时候,绝大多数家庭欠缺个性化教育服务,如果园区能竭尽所能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那么我们的园区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就是换一个思路、面对市场和家长的需求,就会活下去的原因。所以我说,上帝关上一扇门,也会打开一扇窗,但我们要找到这扇窗。如果能找到这扇窗,就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的需求还有很多,你只要找到它,别人不能提供而你能提供,别人如果做的不是太好,你要把它做到极致,你就一定能活下去。

 

市场始终都在,只是我们需要建立联系。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从满足家长的需求出发,认认真真把事情一件件做对、做好。可能教育凸显效果并没那么快,但是方向一定要明确,之后就只需要一步一步地往下走。

 

 

 

 

 

-END-

分享
Copyright:北京凯文德信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京ICP备20009967号-3